燃烧的梦想
 燃烧的梦想,流水的时光 

2011-11-24 Thu

ZT:长城脚下的广武小学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本刊记者 郭 铁 《 民生周刊 》(2011-09-26)


走基层,这一站我们走进了偏远的乡村学校。我们带着对乡村最质朴深厚的感情,与老师和孩子们同吃同住,感受他们艰难的生活,触摸他们内心的希望。

我们发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用带来乡村学校的兴旺。由于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呵护,乡村学校正在艰难地维系着。

——编者

从山西省大同市出发,沿高速公路向西南方向行驶2个小时,便来到了此次西行的目的地——旧广武村。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始建于辽、金时期,为雁门关前的防御据点。站在古老残破的城墙之上,目之所及,是远处蜿蜒而起的明长城;俯身相望,一座用黄土和石块堆积起来的村庄静静地躺在围墙之内,用她不变的基调讲诉着时代的变迁。旧广武小学便坐落在这座城池的西南角。

捐来的学校

旧广武小学共有6个年级6个班,学生总数不超过80人。2006年,山西省“危房改造委员会”为学校翻新了校舍;之后,来自北京的爱心团体“长城小站”相继为学校筹建了篮球场、伙房和厕所。作为学校唯一的男教员,尹呈祥校长说:“如果两年前来到这里,你会感到时间倒退了20年。”

从前的旧广武小学只有几间破旧不堪的危房,学生们上的厕所和农户家的茅房相差无几。“小时候来过这里,感觉可破了。”家住新广武村、现任学校代课教师的李峰回忆说。现在,学校拥有六间明亮的教室,教室的后面还新添了出版社捐赠的图书角。“连这课桌也是人家捐的。”在学生宿舍门口,堆放着孩子们曾经使用过的旧桌椅。

旧广武小学汇集了来自周边几个村的农民子弟。尽管学校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从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来看,学校仍摆脱不了贫困的影子。

为了外出打工贴补家用,父母们便将孩子送到学校来寄宿。小小的宿舍不足40平米,却住着将近40个男生。女生宿舍里,女老师和孩子们一样住着上下铺,没有盥洗室,也没有澡堂,每周要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去县城里洗澡。

每天六点,孩子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校园生活。晨跑和早自习过后就到了早饭时间。在狭窄的伙房里,孩子们手拿黄色的搪瓷饭缸蜂拥而至,然后纷纷赶回宿舍或站在操场上吃饭。“现在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食堂。娃娃们夏天还可以在操场上吃饭,可冬天就要回到宿舍里。”尹校长说。

手擀面加咸菜,是孩子们一成不变的早餐。“早上是这个,晚上还是这个,中午是米饭和烩菜。”李峰说,“烩菜里大多是土豆和粉条,有时还会有茄子和西红柿。”记者问道:“菜谱变过吗?一直吃这个?”“一直吃这个,顿顿如此。”伙房外,一个男孩儿正蹲在水龙头下认真地刷饭缸。

住校的孩子每月需要缴纳50元的伙食费,在国家补助没下发之前,缴费标准是100元。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使更多的农民能够承担起孩子上学的费用。然而对于村里的困难学生来说,父母连住校的50元钱都无力支付,家在旧广武的困难学生还得回家吃住。

据尹校长介绍,国家每学期会为每个学生拨款170多元,用于学校日常活动的开支。而每个学期的花费就有一万多元,基本和国家拨款持平。如果冬天买煤,经费会更紧张。“山阴县教育局对乡里的小学投入较大,我们这里不太受重视。”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尹校长曾尝试过各种途径向上面申请经费,结果却大多不了了之。“去年有一个领导过来旅游,看孩子们没有食堂,答应给想想办法,后来也没了消息。”

而令尹校长担忧的不仅是孩子们的食堂,还有逐渐流失的生源问题。“村里稍有经济能力的人家都搬到了县城里。那儿的学校条件好,家长们也愿意把孩子送去。”此外,私立学校的出现,也让尹校长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保住生源,尹校长为老师和学生们制定了一套超负荷的课程安排。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半,尚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要承受每天8节课外加早晚自习的课业压力。学生们每半个月回一次家,周六周日也要全天上课。“这也是没办法。要不然家长会说你学校一天天不教知识,竟让娃娃们耍。”

晚上九点,李峰将男女生宿舍检查一遍后,孩子们便要上床睡觉了。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在床上翻看小说《小兵传奇》,身旁的女孩则对记者呵呵地笑。

80后代课教师

除了尹校长,旧广武小学共有七名任课教师。语文老师郭丽英出生于1986年,毕业于大同大学中文系。在所有的老师中,她的学校是最好的,学历也是最高的。然而她却和另外四个年轻老师一样,属于这所学校的代课教师。

“大学毕业前,一个在北京的叔叔给我打电话,说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在北京帮我安排个政府部门的工作。可我去过北京,感觉自己不适合在那里生活。”放弃了北京的工作机会后,郭丽英选择回到旧广武村,在家乡的这所贫困小学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当时也有县城的学校让我去工作,可我就是放不下这些孩子。”

与在编老师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相比,郭丽英和李峰的月工资只有800元,没有任何保险。李峰说,每个老师每周要上满28节课,这在市里的小学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工作量。此外,每天晚自习和周六日上课也都没有加班费。在与老师们相处的几天里,最常听她们说的几句话就是“累”、“嗓子疼”。

从教师队伍的组成来看,五名代课教师的工资总和与两位在编老师持平,却担负着学校80%的教学任务。同工不同酬、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大批年轻教师刚刚上岗一年,便纷纷离开学校另谋出路。为了留住代课教师,尹校长和她们“签订”了口头“合同”:月工资800元,一学期一发。如果哪个老师需要用钱,可以申请预支。而预支工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避免与校长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大多数老师都绝口不提工资的事情。

“代课教师现象很不合理!”尹校长说,“可是没办法,国家就是这么个规定,我也想让她们多挣点钱。”记者问李峰,为什么校长不和她们签订书面合同。李峰说:“不知道。”

按照规定,如果代课教师工作到一定年限就可以通过考试成为正式在编教师。因此,学校里唯一的一位英语老师——周老师在这里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目前也没有走的打算。然而,想成为在编老师却绝非易事。“现在老师这行是僧多粥少,即使通过考试也不一定能转为在编老师。”郭丽英说。

除郭丽英外,其他老师的家都不在旧广武村。每天的晚自习和周六日加班使得她们和学生一样,只能利用每半个月一次的休假回家。下课期间,老师们会从抽屉里拿出从家带来的水果和零食一起分享。“我们这里只有一个小卖店,没什么好吃的。”郭丽英说。

下了晚自习,老师们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手机上网。“学生们都睡了,我们不睡。有时也要熬到十一二点。”李峰至今仍保持着上大学时的休息习惯,只不过早上再也没法睡懒觉了。

大学时,李峰的专业是中文,但因学校里缺乏数学老师,便担任起了三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王骁鹃和李峰是同学,大学时学的专业是物理,现在也是名数学老师。“今后我还要做我的物理老师。”一年后,王骁鹃打算奔赴远在外地工作的男友身边,在当地成为一名真正的物理老师。而其他代课老师的离开,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符晋是办公室里唯一的90后老师,除了教语文数学,她还是学生们的音乐老师。“北京可好了吧?”符晋说,“我连大同都没去过。”

贫瘠的土壤

在旧广武小学,将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来自于贫困家庭。

9月16日,旧广武下起了绵绵细雨,气温骤降。校长把一个叫马敏的小女孩儿叫到记者身边。当时,孩子身上只穿了件薄薄的秋衣,冻得瑟瑟发抖。“冷不冷?怎么不多穿件衣服?”小女孩儿只是低着头笑,并不做声。

到了家里,马敏悄悄靠在炕沿的一角,听奶奶和记者谈话。马敏的父母在她一岁时就已离婚,母亲打那时起就再也没回来过。之后,马敏的父亲在城里买房娶妻,并育有两个子女。由于忙着打工,父亲将马敏留给爷爷奶奶后便不再管她,“每年来看她两三次,还得等他打工走得离这儿近了。”奶奶说。

退耕还林之后,马敏奶奶家里只剩下4亩耕地。“地里就种些玉茭、山芋。我们这儿的地都是砂石地,不存水,下雨还好,不下雨庄稼就旱。”而即便雨水充沛,每亩玉米的产量也大概在四五百斤左右。如果遇到旱季,有的人家连种子钱都收不回。

马敏的爷爷七十多岁,患有哮喘。红果果成熟的时候,为了能赚点儿钱,便背了几袋果子去县城里卖。一袋果子一元钱,从早上四点出发,到夜里八点回来,总共卖了十几元钱。

“今年的养老费和补偿款还没发下来。”退耕还林之后,按照国家规定,马敏的奶奶每年可以从每亩地上领取50元的补偿款,四亩地总共应得200元钱。“下面村子里的补偿款早就发下来了,这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尹校长说。

“这房子一下雨就漏水。”奶奶指着用树枝搭起的棚顶说,“孩子的书本费都是她二姑姑帮着拿的,鞋是大姑姑给买的。等我和她爷爷没了后,只能姑姑养她了。”听到这儿,马敏哭了。

为了给马敏做一套小褥子,奶奶东拼西凑攒了许多旧棉花。“孩子没有自己的被褥,我们俩都是盖一床被。”而那些即将成为马敏被褥的旧棉花,已经灰旧到足以丢弃的程度。

临行前,奶奶给马敏穿上了一件粉色的小外套,看款式,竟是二十多年前的。奶奶从假花上取下别针,为马敏套上了套袖。出门后,马敏一人匆匆走在前面,赶往学校上课。

尹校长说,学校里的贫困学生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单亲家庭;二是父母经济来源少;三是孩子多,上学花费大。而在旧广武村走访的七个贫困生家庭还不是最困难的,在离学校不远的老窝沟,那些家庭连孩子的学习用品都买不起。“山坡坡上东一家,西一家,就靠养羊种地。在老窝沟有12个贫困生,现在家里还是土破房,拿扁担挑水,十几年前连电都没有。条件好点儿的都陆续搬走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守着祖先留下的古老城墙,望着饱经风霜的长城,旧广武村的人们还在期盼国家的政策能够眷顾他们。“雁门关已经开发了,我们这儿还有汉墓群、六郎城,要是能成为旅游景点,村民们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尹校长说。

在与旧广武小学告别的时候,马敏隔着学校的铁门望着记者,身上还穿着奶奶给她套上的粉色小衣服。远远望去,就像一颗挂着雨滴的红果果。



人民网 民生周刊


火箭人于 2011-11-24 02:35:31 发表在分类:志愿者与NGO
(39876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