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城较劲到底!
 尚方的 Weblog 

2007-08-03 Fri

毕业论文系列:《火路墩考》之正文(二)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二、火路墩的发现与考古学研究

2.1宣大山西三镇的火路墩及其相关制度
2.1.1 火路墩名称由来之推断
  火路墩,多见于文献,实是对宣大山西三镇所辖腹里接火台的一种俗称,与边墙、边墩、城堡等军事建筑相提并论,也为一种防御建筑,是烽火台四种类型之一的腹里接火台,但为何又称其为火路墩呢?这要从他所在的环境中去探索。
首先在九镇中称腹里接火台为火路墩者,多在宣大山西三镇,此三镇由于地形的特点,要保证烽火信号的有效传递就必须多建烽火台。笔者曾实地考察过山西北部的火路墩,发现在边墙和城堡之间以及小城堡和大城堡之间的平原、丘陵上分布着大量的火路墩,并且地势越平缓,火路墩的数量就越多,这些众多的火路墩彼此之间组成了一条条严密的烽燧线从边墙延伸至附近的城堡。
  其次,宣大山西三镇多战事,且明军是单纯的防守,特别是明中叶时期,几乎每年都有多次战争的发生,而火路墩作为烽燧的一种,在战争频仍的年代里是戍边士兵举放烽火、接传烽火的载体,正是鉴于火路墩数量之多,分布之密,举放烽火之频繁、持续,由此在城墙与城堡之间形成了一条条由“火”组成的 “路”,宣大山西的腹里接火台才被时人形象的称为火路墩。
2.1.2宣大山西三镇火路墩的建筑形制
  明代宣大山西三镇的火路墩目前仍广泛散布于今河北西北部以及山西北部地区,并且保存相对完好,这无疑为研究火路墩的建筑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晋乘搜略》载:
  “洪武二年……各处烟墩,增筑坚厚,上储五月粮及柴薪、药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此治其外防也。”
  “天顺二年,申明守瞭官军之禁,凡边方山川、城堡,疏远空阔处,具筑烟墩,高五丈有奇,四周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墩堑吊桥,外设塌窖陷坑、门道,上置水缸,暖月盛水寒月盛冰,墩置官军守瞭,以绳梯上下……”
再如:
  “永乐十年,山西缘边墩守始成,先是,江阴候高请于缘边筑边墩台,从而行之,至是,东路自天城至榆林口,直抵西朔州暖会口,西路自忙牛岭直抵东胜路至黄河西对岸灰沟村,墩皆成,高五丈,围城高丈五尺……” [3]
  加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笔者大致复原了火路墩的建筑外观,以山西大同新荣区胡家窑村南的火路墩为例:
  胡家窑村南的火路墩位于该村南面山顶上,其建筑为细砂、红土和细小石粒夯筑而成。整个台体建筑顶部北边残存4.21米,东边残存2.16米,西边长7.56米,南边长6.16米,台体高8.96米。烽火台底部东西向边长12.15米,南北向边长为7.56米,其北壁距残留的外围墙10.90米,南壁距外围墙8.52米,东壁距外围墙8.77米,西壁距外围墙8.89米。外围墙整体形状为圆角方形,外围墙西南角有方形痕迹,据判断可能为两间房屋遗迹。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外围墙现已坍塌呈缓坡状。烽火台顶部荒草丛生,四面墙体受风蚀严重,墙面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凹坑。台北面靠墙处有积土一堆,乃坍塌所致。整个台体东北角已坍塌。(图2.1)以此为基础,结合山西其他地方的火路墩,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火路墩建筑形制的基本特征:
  1.火路墩建在一夯土台基上,台基或方或圆,高约1.2米左右。
  2.台基之上正中筑有一墩,墩台体量很大,为实心夯土结构,有方锥和圆锥两种,基础部分很大,向上逐渐收分,墩台原高约15米左右。
  3.台基之上四周筑有一圈夯土围墙,平面形状依台基的形状而定,基部较厚,向上逐渐变薄,基部厚约1米,顶部厚约0.4米,围墙高约3米。
  4.台基、围墙之上修筑有供上下出入的门和门道,使瞭望士兵能够自由通行。此当以偏关柏杨岭的一座火路墩最为典型,白色毛石砌筑为门,券形门拱,外侧为方形,门内有石制台阶,现门已被淤土堵住大半,无法见其原貌,但经测量,门洞高约1.5 米,深约2.5米,门内宽1米,完全可以供一人上下。
  5.墩台之上建有铺房,即望厅。铺房多位于墩顶偏向关内的一侧,也见有顶部正中的,目前保存完好的铺房尚未发现,这可能与所用建筑材料为土墙和木料有关,人去台空,年久失修后便自然坍塌,成为高出台面的土堆。经测量,遗址高约0.3米,长约2.5米,宽约1.5米,并且遗址之上和四周还遍布瓦片。
  6.墩台之下,围墙之内有房址,目前完整的建筑也尚未发现,多数是遗址地面之上遍布瓦砾、灰浆结块与残砖块。
  7.根据文献记载,火路墩的外围还应该有壕堑和拦马墙等障碍以增强其自身防御,但目前笔者尚未发现保存完好的实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早在明初,火路墩的建筑形制已经定型,后代承袭沿用,通过对比唐代的腹里接火台,其变化不大,基本上是承袭了唐代火路墩的建筑样式。
2.1.3宣大山西三镇火路墩的布局
  火路墩作为烽燧的一种,必须充分发挥其作为军队耳目的作用,即传递情报,然而宣大山西三镇由于地形因素使得火路墩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为此,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补其不足,主要包括增加数量和制定严格的建造布局原则。
  关于火路墩建造布局的原则,文献中多有记载:
  “丘浚墩堡议:墩台相去远近当以火光可见,炮声可闻为限,宜于外墩之内,每二三十里各为总台数处,以次通报城中,其墩之制:高必极望,墩之下于三四里间四周俱筑为土墙,高五尺,长七八尺许,横斜错乱,又须委曲,然后可行,使驰骑不能侵近。”[4]
  “烽墩多设于边境,以时侦望,盖山西濒虏,屯牧连野,堤守失严,变将随至,必相地形高耸,足以远眺者,筑立墩台,设军戍守……”[5]
  “山峰塞峨可以瞭望者,各置烟墩……”[6]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火路墩的布置必须三墩互见,声音互闻,以快速准确的传递军事情报。
  2.火路墩所处位置必须是视野开阔地带。
综上,明朝火路墩的布局原则基本上是承袭了汉唐的布置原则,并以山西地方地形特点为依托加以应用。

注释:
[1][清]康基田•《晋乘搜略》卷二十七•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2003
[2]《新修方志丛刊边疆方志之八察哈尔延庆县志》 卷之八 边防•台湾: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五十六年十一月•495
[3] 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738册全边略记》卷之二 大同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36
[4] [清]黎中辅•《道光大同县志》 卷六 关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6
[5] 太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太原府志集全万历太原府志》 卷十九 武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313
[6] [明]谢庭桂篡 苏乾续•《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隆庆志》卷之六 武备 烽燧•上海:上海古籍书店



本贴最后一次由尚方修改于2007-08-03 13:40:59


尚方于 2007-08-03 13:38:50 发表在分类:明长城
(47349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