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老狄的照片,找到了我前年写的一段文字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那时候失业在家,答应民间文化编辑,去拜访了白天老人,写了一篇短文(最后没有发表)
孜孜不倦的老人
古北口方圆几十里都知道白天老人,只要一提起,他们都会说:“噢,他写过好几本书!”所以,找到白天老人的家不是一件难事。他家院子很大,茂盛的花草后面是不高的灰瓦房,就在这朴素的小房子里,诞生了几本很有价值的有关古北口历史的书籍。写书的就是白天老人,他现实中的名字叫张伯丞。初看上去他挺严肃的,但是一聊到长城和抗日战争,老人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无论天气多热,太阳多毒,他也愿意带你去看烈士陵园,令公庙,三眼井,药王庙,并且耐心地给你讲解。聊得久了,你会发现他是很有趣的老人。他满脸正经地说,不能给他拍照,照片洗出来不是他,而是妖怪。
如果你问,重修后的古北口战役烈士公墓院门口“铁血精神”对联出自谁的手笔;如果你问,公墓旁的苍松翠柏是谁栽种;甚至你会问,古北口北齐长城的遗址是谁发现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写书的白天老人。
白天老人是从学校离休的老教师,文革中受到冲击,但是坎坷的经历和岁月没有阻止他孜孜追求的脚步。虽然八十多了,耳朵已经聋了,但他想做的事情还很多,他的信念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只要还活着,就要想方设法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混吃混喝,没啥意思!”
白天从文献资料上多次看到北齐长城的记载,但是都没有提到古北口,他觉得从地势和长城走向上来判断,齐长城必定经过古北口。于是在九十年代离休后,他开始考察古北口长城。山中很少有人迹,白天每次都是骑车到山脚下,然后提上一根一头尖的金属棒,带上刀子,以防野兽攻击,再背上照相机,一袋干粮和水,徒步上山。功夫不负有心人,寻找了三年,齐长城的遗址终于被他发现。他亲手绘制出地图,标明齐长城从哪里到哪里,这中间有多少关口,有多少寨子,关口是什么样子的,寨子是什么样子的,并搞清楚了每个寨子前面的圆座建筑是烟墩。明代戚继光所修长城与齐长城两山相对,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使走入其中的敌人既不能进也不能退。93年文物局、文物报、密云县文物局等单位来考察,证实了白天老人的发现。“有收获,有用处就好,虽然苦也是乐!”老人这样评价自己三年的付出。白天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继续收集古北口的资料,考察古北口的古迹,去百姓家倾听古北口的故事和传说,并先后撰写了几本关于古北口的书籍,《古北口史考》、《古北口往事》、《古北口往事续》、《古北口揽胜》等,并参与编写《古北口乡志》。
出书要找县政府乡政府支持,而且自己还要掏腰包,家里人都不同意。
“昨天晚上我和我的老蜜吵架了!”他神秘地小声说。
“谁是老蜜?”
“就是我的老伴儿,我这么老了,不能有小蜜了,就叫她老蜜。”老人呵呵笑几声,然后说,“出书要花钱,过日子也要花钱,她只能看眼前的,看不远!”
虽然老伴儿有意见,但是书还是一本一本地出来了。每本书都是白天老人宝贝,每次交到印刷社,他要对小样来回校对三四次,最后书印刷出来了,他还要核对,如果发现错误,就亲自用红笔在上面修改,无论印刷了两千本还是三千本,都要一本本经过老人的手,修改每一个错误。印刷社提议用勘误表,但老人说:“谁有工夫一个一个对着勘误表看?你得对读者负责,不改过来他怎么知道错了?”于是,所有的书上都有老人亲自用红色钢笔勾画的痕迹,更正的内容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写在边缝。
也许是老人对家乡的那份情浓于血吧!他看不得人们对历史的不尊重。村子开发旅游,在景点前面竖起景点简介的牌子,“牌子上的内容是从我的书上抄的,可是好几个错别字,我和他们说了好几次了,还没改过来呢!”老人很是激动,用力摆了摆手,他不是为没有标明作者而生气,而是因为上面的几个错字而感到无奈。 “有些地名他们也瞎用,那个是古道吗?!那个是北门吗?!”的确,古北口有很多旅游资源,但是急于求成反而事倍功半。祖辈们在这里抛洒热血保卫着身后的江山,献出的是生命,而却无他所求。如今,他们留下的痕迹还在为子孙创造生存空间。如果后人不尊重他们,不尊重历史,只为了争利润,还有什么颜面面对他们?“要实事求是!”这是白天老人对搞旅游的村干部们的唯一希望。
1980年他带上学生,在“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四周种上小松树,如今公墓周围的苍松翠柏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他希望人们真实地了解这段历史,希望青少年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他热心这份事业,每年清明节都到“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去,给人们讲解发生在长城上的战役和建立陵墓的经过。
现在居住在古北口的人多是过去守边的兵士和商人的后代,古北口是山城,耕地少,他们的祖辈主要靠兵饷和做生意生存。现在很多有体力的村民出去打工挣钱,村民们生活得不容易,发展旅游业是乡村富裕起来的一条道路。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实施以后,怎样利用长城资源开发旅游,是需要调整策略的。白天老人不断向镇政府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何保护长城及古迹,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修长城,做到“整旧如旧,修旧如旧”。说起保护长城、修复长城、利用长城这个话题,白天老人有些激动,他有很多切合实际的想法,他认为长城不一定登上去,让人们远远看着它的风貌,然后让人们了解它的历史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更重要。他呼吁保护长城的每一块砖,虽然它们塌落了,但上面的每一个痕迹都是历史的见证,即使是漆黑黑的碎砖,也能说明这里原来是战场,那是炮火轰炸的痕迹,可以从中分析出敌人是一面进攻还是双面夹击,所以这些残破的城墙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如果搞旅游,让别人来看,讲解很重要,你不给人家讲,这些破破烂烂的砖头有什么可看的?这是学问,这是科学!”激烈的话语中透露着焦虑,就像说自己孩子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一样。
白天老人很乐观,生活坎坷与不如意都不会压倒他。1953年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回乡,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带上自己购买的蜜蜂进入公社,为公社养蜂,一直到1973年再次被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被赶出蜂场。这十几年中,白天潜心研究,将蜜蜂由6群养到一百七十多窝,每天产出的蜂蜜和蜂王浆用拖拉机往外运。可是自从他离开蜂场,蜜蜂数量急剧减少,最后每天的蜂蜜连一个瓶子都装不满了。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古北口很多人学会了养蜂,已经成为古北口人民致富的一条道路。落实政策后,大队还想请他回去养蜂,但是白天心里更惦记教育事业,毅然回到学校。
现在,老人还在搜集古北口的历史事迹,准备继续写书,他要把古北口的历史故事、战争故事、人物故事全都写出来,让后人了解古北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了解我们这个国家。
本帖由 layla 于2004-10-31 20:47:18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 看到老狄的照片,找到了我前年写的一段文字 【layla】2004-10-31 20:47:18 [7992] (6K)
○ 建议… 【积雪庐】2004-11-01 20:28:15 [8911] (50)
○ 真让人感动啊 【小银子】2004-11-01 15:37:49 [9189] (46)
○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好人无用】2004-10-31 22:52:06 [8502] (204)
○ 好,朴实执著的人和朴实的纪录 【老普】2004-10-31 21:25:09 [9091] (无内容)
○ 写得好,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点点8848】2004-10-31 21:11:06 [9223] (无内容)
|
|